<var id="fnfpo"><source id="fnfpo"></source></var>
<rp id="fnfpo"></rp>

<em id="fnfpo"><object id="fnfpo"><input id="fnfpo"></input></object></em>
<em id="fnfpo"><acronym id="fnfpo"></acronym></em>
  • <th id="fnfpo"><track id="fnfpo"></track></th>
  • <progress id="fnfpo"><track id="fnfpo"></track></progress>
  • <tbody id="fnfpo"><pre id="fnfpo"></pre></tbody>

  • edadoc2003的個人空間 http://www.portaltwn.com/space-uid-114518.html [收藏] [復制] [RSS]

    博客

    PCB設計如何用電源去耦電容改善高速信號質量

    已有 272 次閱讀2025-5-19 14:43 |個人分類:原創技術

    高速先生成員--姜杰

    大家都知道,信號的最佳回流路徑是GND:對于走線而言,我們希望能參考GND平面;對于信號管腳,我們希望GND管腳伴隨;對于BGA區域的高速信號扇出過孔,我們希望能被相鄰的GND過孔包圍。

    因此,經驗豐富的攻城獅一定會避免讓高速差分信號置于如下的境地:BGA區域差分信號管腳的四周分布多個電源管腳(圖中白色對應差分信號,綠色是GND網絡,黃色是電源PWR網絡),不多不少,一邊一個。

    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上圖的這種情況偏偏是存在的,更要命的是,電源管腳還不能換成GND網絡。

    當硬件攻城獅對換PIN方案表示無能為力的時候,Layout攻城獅把求助的眼光投向了高速先生,高速先生則默默的看向本文的標題:如何用電源去耦電容改善高速信號質量?

    沒錯,高速先生做過類似的案例。

    如前所述,我們的Layout攻城獅經驗豐富,在他的努力下,找到了另外一個對比模型,信號管腳周圍只分布了3個電源管腳(下圖中的紅色圓圈)的情況。

    為了高速先生仿真對比,Layout攻城獅也是非常的貼心了。

    先仿真沒有電容的情況。這個時候,對于走線特征阻抗100歐姆的差分信號,過孔阻抗是這樣的:

    阻抗曲線甚至出現了振蕩。換個角度,對比衡量阻抗連續性的另外一個參數,回波損耗。對于本案例中的100GBASE-KR4信號,在基頻12.9GHz以內的頻段,4個電源孔情況下的最大回損-17.5dB,3個電源孔情況下的最大回損-21.9dB。

    通過對比可以發現,回流地孔的增加確實改善了差分過孔的阻抗,回損也反映了同樣的趨勢。問題在于,無論是3個電源孔還是4個電源孔,結果都不太理想。

    一直關注高速先生的朋友,一定還記得前不久的一篇文章《瞧不起誰!“縫合電容”我怎么可能不知道》,此時會不會突發靈感:同樣是電容,電源去耦電容該不會對改善高速信號質量有幫助吧?

    試試看。

    每個電源管腳加上本就屬于它的去耦電容,像下圖這樣(當然了,BGA和電容位于PCB不同的布局面,本視圖是為了大家更清楚的看到二者的相對位置)。

    增加電容前后,3個電源過孔情況的回損對比如下,在關注頻段內,增加電容后的最大回損有較大改善。

    同樣的, 4個相鄰電源過孔的差分過孔回損也改善了不少。整體對比情況如下圖。

    電源去耦電容本來是為了減小電源噪聲,沒想到還能順帶改善信號質量,這到底是為什么呢?

    問題來了

    本案例中的電源去耦電容改善信號質量的原理是什么?


    路過

    雞蛋

    鮮花

    握手

    雷人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立即注冊

    關于我們  -  服務條款  -  使用指南  -  站點地圖  -  友情鏈接  -  聯系我們
    電子工程網 © 版權所有   京ICP備16069177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21702
    返回頂部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图片区_国产成人亚洲精品_亚洲Va欧美va国产综合888_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五月天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