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啟動時間優化方案--基于米爾MYD-YG2LX開發板
發布時間:2025-5-9 19:09
發布者:swiftman
1.概述 MYD-YG2LX采用瑞薩RZ/G2L作為核心處理器,該處理器搭載雙核Cortex-A55@1.2GHz+Cortex-M33@200MHz處理器,其內部集成高性能3D加速引擎Mail-G31 GPU(500MHz)和視頻處理單元(支持H.264硬件編解碼),16位的DDR4-1600 / DDR3L-1333內存控制器、千兆以太網控制器、USB、CAN、SD卡、MIPI-CSI等外設接口,在工業、醫療、電力等行業都得到廣泛的應用。 本文主要介紹基于MYD-YG2LX開發板進行系統啟動時間優化的調試案例,一般啟動方式有去掉常規uboot,直接使用SPL加載內核和保留常規uboot加載內核的方式,MYD-YG2LX目前使用的是保留常規uboot的方法啟動,啟動時間20s+,接下來介紹的主要包括TFA、Uboot、Kernel和文件系統時間優化。 2.硬件資源
3.軟件資源
4.環境準備 進行調試之前,需要安裝好Linux虛擬機等相關開發環境,具體可以參考《MYD-YG2LX_Linux軟件開發指南》的2.0章節。 5.啟動時間優化 5.1.1. TFA優化TFA引導啟動的log主要有以下,如果我們認為不是太美觀,可以到TFA源碼中使用grep命令去搜索關鍵的信息打印,然后把相關的打印去掉,這可能需要花點功夫去尋找。例如(grep -rn “BL2:”)搜索到關鍵的文件(以下圖示只是其中的一個地方),然后屏蔽即可。 另外,需要檢查源碼下面的這個寄存器有沒有設置,有則忽略,沒有則需要打開,這樣會減少系統在啟動中的時間。
最后編譯TFA以及更新即可。 5.1.2. Uboot優化正常的啟動log如下,我們需要對這部分進行優化,優化可以從下面3個點出發。
最后編譯與更新uboot即可。 5.1.3. Kernel優化Kernel典型的修改主要有以下:
總之優化還算是一項蠻復雜的項目,我們此次主要從以下幾點優化:
Uboot修改如下:
然后啟動內核,采集啟動log,如下:
返回內核源碼目錄,進入內核源碼scripts目錄,只需下面命令,生成直觀圖形,如下:
然后打開boot.svg查看花費時間最大的驅動調用,沒用的就關閉,需要用的就優化。 最后編譯以及更新內核即可。 5.1.4. 文件系統優化MYD-YG2LX的文件系統是基于yocto構建的,關于yocto如何構建可以參考《MYD-YG2LX_Linux軟件開發指南》的3.0章節。文件系統主要使用下面這3個命令就可以找到花費時間最多的服務,然后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優化。當然也可以把所有的服務以圖形的形式表現出來,這樣更加直觀,采用systemd-analyze plot > boot.svg 可以把每個服務啟動順序和消耗時間顯示出來,針對這些服務,移除掉不需要的或者調整服務之間的啟動順序。
5.1.5. 啟動測試經過以上的優化后可以打包一個sd卡刷機包并刷到板子的emmc,關于如何打包可以參考《MYD-YG2LX_Linux軟件開發指南》的4.3章節,最后再啟動測試,執行systemd-analyze即可看到啟動時間,效果如下: |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