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計算機芯片有望取代硅芯片
發布時間:2010-5-18 14:38
發布者:老郭
關鍵詞:
DNA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5月12日報道,美國杜克大學研究人員稱,他們利用攜帶全部生命信息的DNA(脫氧核糖核酸)的獨特雙螺旋結構,將經過改造的DNA片段和其他分子進行簡單混合,即可制造出無數個同樣的、細小的、像華夫餅干一樣的器件。利用這種技術,將來或只需一天時間就可達到現在全球每月的芯片生產量。 杜克大學電子和計算機工程學副教授克里斯·德維耶認為,下一代電腦中或將不再使用硅芯片,而使用由DNA片段制造的邏輯芯片。 DNA由多對核苷酸堿基組成,這些堿基之間的關系非常密切,德維耶團隊通過將這些堿基對以不同的順序進行排列,得到了不同的DNA片段。這個過程類似于玩拼圖游戲:混亂的拼圖碎片會慢慢找到它們的鄰居,最終成為一幅完整的拼圖。研究人員要做的則是將無數個拼圖碎片放在一起,然后拼出無數個同樣的拼圖。 在德維耶的實驗中,“華夫餅干”“拼圖”有16塊,光敏分子放置在“拼圖”的脊線上。當光線照射在光敏分子上時,光敏分子吸收光線,刺激電子,釋放出的能量會使附近的另一類光敏分子吸收這些能量,并發射出不同波長的光線。僅用一個探測器就可將輸出光線與輸入光線區別開來。 研究證明,這些納米結構能夠有效地進行自組裝,當在其上添加不同的光敏分子時,這個“華夫餅干”會顯示出獨特的“可編程”特性,因此,通過使用光線來刺激這些光敏分子,研究人員就能夠制造出簡單的邏輯門(開關)。使用更大一些的“華夫餅干”,可制造出更復雜的電路,而且這種可能性是無限的。 傳統的電路使用電流快速地在“0”和“1”之間切換,而在新的器件中,光線可刺激由DNA制造的開關作出同樣的反應,且速度更快。德維耶稱,這是人們首次證明分子具有如此活躍且快速的處理和傳感能力。 德維耶指出,這些“華夫餅干”器件可成為未來計算機芯片的基本組件。由于這些納米結構從根本上來說就是傳感器,因此,它亦可應用于生物醫學。研究人員可據此制造出細小的納米器件,以對作為疾病標識的不同蛋白作出反應。 來源:科技日報 |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