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 id="fnfpo"><source id="fnfpo"></source></var>
<rp id="fnfpo"></rp>

<em id="fnfpo"><object id="fnfpo"><input id="fnfpo"></input></object></em>
<em id="fnfpo"><acronym id="fnfpo"></acronym></em>
  • <th id="fnfpo"><track id="fnfpo"></track></th>
  • <progress id="fnfpo"><track id="fnfpo"></track></progress>
  • <tbody id="fnfpo"><pre id="fnfpo"></pre></tbody>

  • x
    x
    查看: 9072|回復: 16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國產單片機(MCU)發展壯大的幾個階段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0-8-10 12:00:5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關鍵詞: 國產
    單片機電子工程師最熟悉的電子元器件了,前幾年一直有人念叨國產單片機,最近提的人少了----成扶不起的阿斗了,大家失去了耐心。
    其實事務發展往往有其自身規律,功夫到了自然成。我把國產MCU的發展階段總結一下,大家看看便知。

    (1)MASK  ——》OTP(技術與工藝問題)

    MASK產品,其程序是在產品制造階段固化的,因而客戶無法獨立的開發和燒寫程序,MASK MCU應用也就僅能限定在極其個別的市場。這樣的產品是無法推廣的。而OTP(一次可編程)產品,客戶可以獨立的開發和燒寫程序,因而使產品大量推廣變為可能。早在2000年,國家九五攻關結束的時候,國內已經形成若干成熟的MASK MCU產品,但受制于工藝因素,MASK到OTP的跨越持續了6年,期間國內企業經歷了臺灣漢磊和華潤上華的不成熟工藝線帶來的挫折,并解決了燒寫良率不高的問題,直到2005年國產MCU的OTP問題才徹底解決。

    (2)低EMC ——》高EMC(技術與質量問題)

    早期的國產MCU僅能實現基本功能,在可靠性方面與進口品牌相差甚遠,尤其是EMC(電磁兼容性)方面。這就意味著,在大量的應用領域(例如家電),國產MCU根本無法使用,僅能在一些要求不高的邊緣市場推廣,毛利不高、銷量不大且難于形成品牌優勢。經過06年到08年幾年積累,國內有幾個團隊突破了EMC設計瓶頸,產品指標達到臺灣同類產品水平。

    (3)小量使用——》被市場接受(銷售和系統支持問題)

    解決了基本的工藝、技術、質量瓶頸之后,還需要讓國內的用戶廣泛接受國產MCU這一新興事物。盡管產品設計時盡量考慮了與市場主流型號PIN-TO- PIN兼容,但不同MCU產品之間存在指令系統與開發環境不兼容的問題,要教會客戶使用新的MCU本身是一項需要投入的工作。首先需要穩定的開發系統作為后盾,然后需要選擇最容易突破的市場針對性切入,此外還需要一定的廣告宣傳。2009年是非常困難的一年,在經濟危機影響下,國內MCU市場萎縮16%。但就在這年,國內幾家MCU公司都開始面向不同的領域推廣已經相對成熟的國產MCU。2009年很可能成為國產MCU發展史一個重要轉折點,國產MCU已經開始走到前臺。預計這個過程會持續到2010年。

    (4)少數產品——》產品系列化(市場和資本問題)

    當國產MCU完成了早期的技術積累并獲得一定的市場認可,下一步就是將目前的技術迅速在不同的領域復制,形成系列化產品。這需要比較大的資本介入,以支持同時在團隊、產品、面向領域等方面發生的迅速擴張。而市場的精確把握、準確出擊,在這個階段尤其重要。如果從現在起用3年左右突破這個階段,國產MCU就真正形成了產業規模。

    由上述分析可見,國內MCU團隊經歷了長期的磨練,已經沖破最初的工藝、技術、質量瓶頸,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就是將已經形成的產品迅速實現大量銷售,下一步將迅速復制應用領域和產品型號,以便做大做強。未來3年,中國大陸將至少崛起3家以MCU為主業的成功設計公司。
    沙發
    發表于 2010-8-10 12:38:06 | 只看該作者
    不錯,國產單片機的發展也應遵循一定的發展規律,拔苗助長是不行的.
    板凳
    發表于 2010-8-10 19:21:46 | 只看該作者
    扶不起。。
    一直都只是跟隨著別人的腳步。。
    地板
    發表于 2010-8-11 08:24:42 | 只看該作者
    感謝樓主提供的經驗分享
    地下室
    發表于 2010-8-11 10:20:18 | 只看該作者
    說的太簡單了

    應用,開發工具等
    6
    發表于 2010-8-11 16:50:26 | 只看該作者
    現有哪些較成熟的國產MCU? 海爾?
    7
    發表于 2010-8-13 01:10:03 | 只看該作者
    跟隨著別人的腳步。。
    8
    發表于 2010-10-12 19:25:47 | 只看該作者
    對啊,現在有那些國產MCU啊,都不知到,海爾的家用電器上很多都是用他們自己海爾集成電路的芯片,好像也有MCU的。
    9
    發表于 2010-10-13 13:39:06 | 只看該作者
    學習一下
    10
    發表于 2010-10-20 13:49:39 | 只看該作者
    支持
    11
    發表于 2010-10-25 16:04:40 | 只看該作者
    支持,畢竟要支持國產。
    12
    發表于 2010-11-28 14:50:47 | 只看該作者
    國產的 海爾和 貝嶺的 單片機都不錯!
    13
    發表于 2010-11-28 14:51:33 | 只看該作者
    相對 貝嶺的單片機 海爾性能不錯!
    14
    發表于 2010-11-30 00:54:22 | 只看該作者
    發展才有好的
    15
    發表于 2010-12-1 10:17:03 | 只看該作者
    上前也就還停在OTP市場。Flash 或者更高的Cortex這些有待積累。
    16
    發表于 2010-12-1 22:40:16 | 只看該作者
    其實一直沒有發現國內有自主品牌的MCU啊,感覺幾家向ARM公司購買IP核的都是在搞一點噱頭
    17
    發表于 2015-2-7 10:29:34 | 只看該作者
    支持一下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于我們  -  服務條款  -  使用指南  -  站點地圖  -  友情鏈接  -  聯系我們
    電子工程網 © 版權所有   京ICP備16069177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图片区_国产成人亚洲精品_亚洲Va欧美va国产综合888_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五月天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