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 id="fnfpo"><source id="fnfpo"></source></var>
<rp id="fnfpo"></rp>

<em id="fnfpo"><object id="fnfpo"><input id="fnfpo"></input></object></em>
<em id="fnfpo"><acronym id="fnfpo"></acronym></em>
  • <th id="fnfpo"><track id="fnfpo"></track></th>
  • <progress id="fnfpo"><track id="fnfpo"></track></progress>
  • <tbody id="fnfpo"><pre id="fnfpo"></pre></tbody>

  • x
    x

    解讀USB-IF電池充電規范

    發布時間:2009-10-27 09:22    發布者:李寬
    關鍵詞: 充電 , 電池 , 規范 , 解讀
    作者:魏明 工信部通信計量中心USB兼容認證實驗室   時間:2009-10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背景

      2009年4月,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GSMA)聯合OTMP(手機開放組織聯盟)17家移動運營商和制造商宣布實施跨行業的通用充電器標準,此標準采納了USB-IF的micro-USB接口作為手機數據和充電的統一接口,并采納USB-IF的Battery Charging 規范作為充電規范。USB-IF公布了1.1版的Battery charging規范(以下簡稱為BC規范),比起兩年前公布的1.0版本,這個新版本有了較大更新和補充。同時,與之配套的測試規范也正在制定中,預計將在年內頒布和實施。屆時USB Battery Charging相關測試項目將納入到USB兼容測試認證中。

      電池充電規范

      原有USB2.0規范并沒有考慮到使用USB接口為便攜式設備的電池進行充電的需求,而這樣的需求卻越來越多。BC規范要解決的就是這個問題,符合規范的設備和系統即向下兼容USB2.0標準,又針對充電做出了特別的優化。

      實際上,BC規范的核心內容就是引入了充電端口識別機制。一個符合BC規范的便攜式USB設備或OTG設備通過這套機制可以識別出是插到了一個標準的USB下行接口(Standard Downstream Port );一個USB專用充電器(USB Charger);還是一個針對充電做過優化的USB下行接口(Charging Downstream Port)。然后,這些設備將根據不同的情況,按照BC規范的要求來獲取不同的電流。

      便攜式設備和三種USB充電接口

      ● Portable Device

      Portable Device(以下簡稱PD)指電池供電的便攜式USB外設或者OTG設備,可以通過USB接口來為自身的電池充電。BC規范建議這些的PD應該具備相應的端口識別能力和對從USB總線獲取電流的控制能力。

      ● Standard Downstream Port

      基本上,這個Standard Downstream Port指符合現有USB2.0規范的主機(HOST)或集線器(HUB)上的下行USB接口。根據USB2.0規范,當USB外設處于未連接(un-connect)或休眠(suspend)的狀態時,一個Standard Downstream Port可向該外設提供不超過2.5mA的平均電流;當外設處于已經連接并且未休眠的狀態時,電流可以至最大100mA;而當外設已經配置 (configured )并且未休眠時,最大可從VBUS獲得500mA電流。

      ● Charging Downstream Port

      Charging Downstream Port是即兼容USB2.0規范,又針對USB充電作出了優化的下行USB接口,它可以是主機上的USB接口,也可以是USB集線器上的。這些下行USB接口能配合Portable Device 完成充電端口識別動作,并提供最大至1.5A的供電能力,滿足PD大電流快速充電的需求。

      今后很有可能會出現這樣的產品,一臺筆記本電腦上1個Charging Downstream Port和多個Standard Downstream Port同時存在,用戶可以將手機或其他PD連接到Charging Downstream Port進行快速充電,并且在充電的同時可以進行數據連接。

      ● USB Charger

      BC1.1規范中定義的USB Charger與目前市面上可以買到的USB專用充電器類似。USB Charger通過USB口為PD提供充電所需電能,BC1.1要求將USB Charger中的D+和D-進行短接,以配合PD的識別動作,但它不具備和USB設備通信的能力。規范中對USB Charger的電壓電流輸出能力做出了較嚴格要求,以確保PD的安全。

      USB端口識別機制

      BC規范的核心在于充電識別機制,通過這個機制,當PD插入到USB接口時,PD將識別出所插入的USB接口類型。

      當PD插入到USB接口以后,它向D+上加載一個0.6V左右的電壓(VDP_SRC),隨后,PD開始檢測D-線上的電壓,查看是否收到0.6V的電壓回應 (VDM_SRC)。因為Standard Downstream Port不會對D+上的0.6V信號作出任何回應,所以如果PD插入的是Standard Downstream Port,那么D-將保持為低電平(圖1)。



      在Charging Downstream Port中,采用了與PD類似并且與之互補的檢測電路,當它檢測到D+上有0.6V時,它將隨即向D-加載0.6V電壓,以回應PD;而在USB Charger中,由于D+和D-是短接的,所以當D+上被加載0.6V電壓時,D-也變成了0.6V。所以,PD插入到Charging Downstream Port 或是USB charger, 則D-線上會被回應一個0.6v電壓。此后,PD先將D+(PD為高速或全速設備)或D-(PD為低速設備)拉高至邏輯高電平, 然后通過檢測另外一根數據線的電壓來區分是Charging Downstream Port 還是USB charger。因為Charging Downstream Port在充電檢測時期,只回應VDP_SRC而不會回應邏輯高電平,所以它將保持數據線為低(圖2)。



      由于USB charger內部短接了D+和D-,如果一根數據線被拉高,那么另一根數據線也將變成高電平(圖3)。



      通過以上的檢測機制,PD就可以識別出所插入的是何種USB端口。

      無電電池充電機制

      無電電池充電機制Dead Battery Provision(以下簡稱DBP)在BC1.1規范中是一個獨立的章節,DBP針對一個裝有無電或低電量電池的PD插入到Standard Downstream Port的情況進行了新的規范,它實際上是對USB2.0規范的擴展,確保BC1.1規范向下兼容USB2.0規范。

      USB2.0規范要求USB外設在未連接HOST時,從VBUS吸取的電流不能超過2.5mA。但有一些PD在啟動時的數秒鐘內需要消耗100mA以上的電流,如果這些便攜設備自身的電池電量不足或徹底沒電時,它將從VBUS上獲取這些電流。因此,當這樣的設備插入到USB端口時,可能無法啟動;更多情況是,由于多數HOST或者HUB并不限制設備消耗的電流,因此設備將以大電流啟動,雖然他們也可以正常工作,但是這將導致USB系統的不穩定,同時這些設備也不能通過USB兼容認證測試。

      DBP就是針對這種情況,有條件地放寬了USB2.0的要求。DBP規定,使用電池的便攜式USB設備在插入(Attach)到USB端口到和主機連接(Connect)這一時間段內,最多可以從VBUS獲取100mA的電流(USB2.0標準是2.5mA),但是要滿足下列條件:

      ● PD安裝的電池應該處于無電或低電量的狀態,即PD使用這樣的電池將不能開機;

      ● 當PD插入到USB端口以后并需要開始獲取大于2.5mA的電流時,PD須將D+拉高至0.5-0.7V,并一直保持到和主機連接(Connect);

      ● 這些從VBUS獲取的電流應該用于PD給電池充電,從而使得PD最終能夠連接(Connect)和枚舉(Enumerate);

      ● 這個以大于2.5mA電流充電的過程不得超過45分鐘。

      充電電流比較

      BC規范通過對原有USB2.0的擴展和引入新的充電機制,較大地提升了USB接口的充電能力,方便PD以大電流快速充電。表1給出了不同情況下,供給PD充電的最大電流。

      輔助充電適配器(Accessory Charger Adapter)

      BC1.1較之1.0版本,新引入了輔助充電適配器(Accessory Charger Adapter 以下簡稱ACA)的概念。

      隨著便攜式設備變得越來越小,多數的PD只有一個USB接口用于連接外設或者充電, 但連接外設和充電不能同時進行。例如,當一部手機通過USB接口連接了外置耳麥的時候,就不能通過USB接口進行充電了。ACA的用途就是讓PD可以同時連接USB外設和通過USB端口充電。

      ACA具有三個端口:OTG Port用于連接便攜式設備(OTG Device);Accessory Port 用于連接USB外設;Charger Port用于連接USB充電端口,可以是一個USB專用充電器也可以是一個Charging Downstream Port(圖4)。



      相關測試

      目前,和BC1.1配套的測試規范正在由USB-IF Battery Charging小組制定中。根據BC1.1的內容,測試規范將分成三個部分:Portable Device Compliance Plan;Charging Port Compliance Plan;ACA Compliance Plan。

      其中,前兩個部分完成后,將被納入到現有的USB兼容測試證中去。也就是說,如果一個PD產品需要獲得USB兼容性認證(使用USB Logo),不僅要進行傳統USB兼容測試,還要進行BC部分的測試。

      Portable Device Compliance Plan檢測PD是否滿足BC1.1規范,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針對BC1.1中的DBP部分,重點檢查當一個安裝電池的PD插入一個Standard Downstream Port時,PD從USB總線消耗的電流是否滿足要求;消耗的電流是否只用于電池充電而不用于其他;當PD消耗的電流以大于2.5mA時,PD是否向D+上加載0.6v電壓D插入USB端口時的沖擊電流是否滿足要求等等。另一方面,Portable Device Compliance Plan將著重測試PD的充電端口檢測機制。被測PD將被分別連接至Stand Downstream Port,Charging Downstream Port和Dedicated Charging Port,同時,PD上的電壓(VBUS)、電流( IBUS)、D+,D-將被記錄下來,這些電壓電流以及時序關系將被用來判斷該PD是否符合BC1.1規范。

      Charging Port Compliance Plan針對USB專用充電器以及Charging Downstream Port進行測試。主要包括對電壓,電流等輸出參數的測試,還包括上沖/下沖,短路/恢復等特定情況的測試。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已經頒布的中國手機充電器標準(YDT 1591-2006)與本測試的部分內容相似,但也有所區別?傮w上來講,YDT 1591-2006只針對USB充電器作出了規范,并在充電器絕緣、安規等方面給出了詳細的要求;而BC1.1規范引入了完善的充電機制并給出了相關的具體要求,它涉及充電電能的使用者(便攜式外設)和充電電能的提供者(USB端口)兩個方面。而對于USB專用充電器部分, BC1.1中有專門定義和規范,并且對于USB專用充電器輸出能力、短路保護、標識等提出更詳細的要求。

      結語

      USB是一個成功的接口標準,數以億計的USB設備遍布于我們的生活中。BC1.1規范給予了USB標準以新的活力,它一方面解決了現有USB2.0標準的不足,另一方面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大的便利。相信會有更多的USB便攜式設備使用USB接口進行充電,也相信BC標準會在不久的將來得到迅速推廣和普及。

      參考文獻

      [1] Battery Charging Specification Revision 1.0 [S]

      [2] Battery Charging Specification Revision 1.1[S]

      [3] Universal Serial Bus Specification Revision 2.0 [S]

      [4] Portable Device Compliance Plan Revision 0.8 Draft[S]

      [5] USB Charging Port Compliance Plan Revision 0.4 Draft[S]

      [6] 移動通信手持機充電器及接口技術要求和測試方法 (YD/T1591-2006)[S]
    本文地址:http://www.portaltwn.com/thread-4943-1-1.html     【打印本頁】

    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或網友發布,目的在于傳遞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我們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第一時間更正或刪除。
    alpha321 發表于 2009-11-14 10:12:59
    很好。多來幾篇類似的文章。
    提供的參考文獻不錯。
    steed5168 發表于 2011-8-21 13:11:43
    謝謝,來學習下
    WHG168 發表于 2012-2-29 23:19:58
    提供的參考文獻不錯。
    lliao 發表于 2016-6-22 16:39:13
    謝謝分享.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發表評論 登錄 | 立即注冊

    廠商推薦

    • Microchip視頻專區
    • 利用模擬開發工具生態系統進行安全電路設計
    • 我們是Microchip
    • Cortex-M4外設 —— TC&TCC結合事件系統&DMA優化任務培訓教程
    • 深度體驗Microchip自動輔助駕駛應用方案——2025巡展開啟報名!
    • 貿澤電子(Mouser)專區

    相關在線工具

    相關視頻

    關于我們  -  服務條款  -  使用指南  -  站點地圖  -  友情鏈接  -  聯系我們
    電子工程網 © 版權所有   京ICP備16069177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图片区_国产成人亚洲精品_亚洲Va欧美va国产综合888_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五月天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