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 id="fnfpo"><source id="fnfpo"></source></var>
<rp id="fnfpo"></rp>

<em id="fnfpo"><object id="fnfpo"><input id="fnfpo"></input></object></em>
<em id="fnfpo"><acronym id="fnfpo"></acronym></em>
  • <th id="fnfpo"><track id="fnfpo"></track></th>
  • <progress id="fnfpo"><track id="fnfpo"></track></progress>
  • <tbody id="fnfpo"><pre id="fnfpo"></pre></tbody>

  • x
    x

    ARM中的RO段,RW段和ZI段

    發布時間:2009-11-24 10:33    發布者:李寬
    關鍵詞: arm
    一般而言,一個程序包括只讀的代碼段和可讀寫的數據段。
            在ARM的集成開發環境中,只讀的代碼段和常量被稱作RO段(ReadOnly);
            可讀寫的全局變量和靜態變量被稱作RW段(ReadWrite);
            RW段中要被初始化為零的變量被稱為ZI段(ZeroInit)。
            對于嵌入式系統而言,程序映象都是存儲在Flash存儲器等一些非易失性器件中的,而在運行時,程序中的RW段必須重新裝載到可讀寫的RAM中。這就涉及到程序的加載時域和運行時域。簡單來說,程序的加載時域就是指程序燒入Flash中的狀態,運行時域是指程序執行時的狀態。對于比較簡單的情況,可以在ADS集成開發環境的ARM LINKER選項中指定RO BASE和RW BASE,告知連接器RO和RW的連接基地址。對于復雜情況,如RO段被分成幾部分并映射到存儲空間的多個地方時,需要創建一個稱為“分布裝載描述文件” 的文本文件,通知連接器把程序的某一部分連接在存儲器的某個地址空間。需要指出的是,分布裝載描述文件中的定義要按照系統重定向后的存儲器分布情況進行。在引導程序完成初始化的任務后,應該把主程序轉移到RAM中去運行,以加快系統的運行速度。

    轉載自阿吳網志
    本文地址:http://www.portaltwn.com/thread-5708-1-1.html     【打印本頁】

    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或網友發布,目的在于傳遞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我們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第一時間更正或刪除。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發表評論 登錄 | 立即注冊

    廠商推薦

    • Microchip視頻專區
    • 你仿真過嗎?使用免費的MPLAB Mindi模擬仿真器降低設計風險
    • 更佳設計的解決方案——Microchip模擬開發生態系統
    • 想要避免發生災難,就用MPLAB SiC電源仿真器!
    • Cortex-M4外設 —— TC&TCC結合事件系統&DMA優化任務培訓教程
    • 貿澤電子(Mouser)專區

    相關視頻

    關于我們  -  服務條款  -  使用指南  -  站點地圖  -  友情鏈接  -  聯系我們
    電子工程網 © 版權所有   京ICP備16069177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图片区_国产成人亚洲精品_亚洲Va欧美va国产综合888_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五月天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