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 id="fnfpo"><source id="fnfpo"></source></var>
<rp id="fnfpo"></rp>

<em id="fnfpo"><object id="fnfpo"><input id="fnfpo"></input></object></em>
<em id="fnfpo"><acronym id="fnfpo"></acronym></em>
  • <th id="fnfpo"><track id="fnfpo"></track></th>
  • <progress id="fnfpo"><track id="fnfpo"></track></progress>
  • <tbody id="fnfpo"><pre id="fnfpo"></pre></tbody>

  • x
    x

    適用于電流模式DC-DC轉換器的統一的LTspice AC模型

    發布時間:2022-2-9 17:31    發布者:eechina
    關鍵詞: 電流模式 , DC-DC , LTspice
    A Unified LTspice AC Model for Current-Mode DC-to-DC Converters

    作者:ADI公司  Wei Gu,應用總監

    簡介

    當電源設計人員想要大致了解電源的反饋環路時,他們會利用環路增益和相位波特圖。知道環路響應可進行預測有助于縮小反饋環路補償元件的選擇范圍。生成增益和相位圖的精準方法是:在試驗臺上連接電源,并使用網絡分析儀;但在設計的早期階段,大部分設計人員會選擇采用計算機模擬,通過模擬快速確定大致的元件選擇范圍,并且,更直觀地了解環路對參數變化的響應。

    本文主要研究適用于電流模式控制電源的反饋控制模型。電流模式控制在開關模式DC-DC轉換器和控制器中相當常見,相比電壓模式控制,它具有多項優勢:更出色的線路噪聲抑制、自動過流保護、更易于進行并聯操作,以及得到改善的動態響應。

    設計人員已經可以采用大量電流模式電源平均模型。有些模型的精準度達到開關頻率的一半,可以匹配不斷增高的轉換器帶寬,但只適用于有限的拓撲,例如降壓、升壓,以及降壓-升壓拓撲(非4開關降壓-升壓)。遺憾的是,適用于SEPIC和Ćuk等拓撲的3端口或4端口平均模型的精準度還達不到開關頻率的一半。

    本文將介紹LTspice模擬模型,其精準度達到開關頻率(甚至是相對較高的頻率)的一半,適合多種拓撲,包括:
    u        降壓
    u        升壓
    u        降壓-升壓
    u        SEPIC
    u        Ćuk
    u        正激式
    u        反激式

    本文展示分段線性系統(SIMPLIS)結果模擬,以確定新模型的有效性,并舉例說明模型的具體應用。在一些示例中,使用測試結果來驗證模型。

    電流模式控制模型:簡要概述

    在這部分,我們將重申關于電流模式控制模型的一些要點。為了更全面地了解電流模式模型,請參閱文末“參考資料”部分中提到的刊物。

    電流環路的作用在于:讓電感電流循著控制信號的路線行進。在電流環路中,平均電感電流信息被反饋給具有檢測增益的調制器。調制器增益Fm可通過幾何計算得出,前提是,假設恒定電感電流斜坡上升,外部補償電流也斜坡上升。為了模擬電感電流斜坡上升變化的影響,我們在模型中額外增加了兩個增益:前饋增益(kf)和反饋增益(kr),如圖1所示。


    圖1.電流模式控制的平均模型,繪圖:R. D. Middlebrook

    為了將圖1所示的平均模型的有效性擴展到高頻范圍,研究人員基于離散時間分析和樣本數據分析的結果,提出了幾種經過改進的平均模型。在R. B. Ridley的模型(參見圖2)中,采樣保持效應可以用He(s)函數等效表示,它可以插入連續平均模型的電感電流反饋路徑中。由于該模型是從離散時間模型演化而來,所以能夠準確預測次諧波振蕩。


    圖2.經過改進的電流模式控制的平均模型,繪圖:R. B. Ridley

    另一種經過改進的平均模型由F. D. Tan和R. D. Middlebrook提出。為了考慮電流環路中的采樣效應,必須在源自低頻模型的電流環路增益上再增加一個極點,如圖3所示。


    圖3.經過改進的電流模式控制的平均模型,繪圖:F. D. Tan

    除了R. B. Ridley的模型外,R. W. Erickson提出的電流控制模型也很受歡迎。電感電流波形如圖4所示。


    圖4.穩態電感電流波形,包含外部補償斜坡上升

    平均電感電流表示為:



    其中iL表示檢測到的電流,ic表示誤差放大器發出的電流命令,Ma表示外加補償斜坡,m1和m2分別表示輸出電感電流的上升和下降斜坡。擾動和線性化結果:



    根據此公式和規范開關模型,可以得出電流模式轉換器模型。

    一個經過改進的新平均模型

    R. W. Erickson的模型可以幫助電源設計人員從物理角度深入了解,但其精準度還不到開關頻率的一半。為了將該模型的有效性擴展到高頻范圍,我們基于離散時間分析和樣本數據分析的結果,提出了一種經過改進的平均模型(參見圖5)。


    圖5.提出的經過改進的電流模式控制平均模型

    根據電感動態采樣數據模型,可以得出:



    其中,T為開關周期,



    可以得出圖5所示的模型的Gic(s):



    其中ωc是內部電流環路Ti的穿越頻率,如圖5所示,關于各種拓撲的值ωc,請參見表1。

    表1.不同拓撲的內部電流環路交叉頻率(ωc)
    拓撲電流環路(ωc)
    降壓VIN/L/Ma/T
    升壓VO/L/Ma/T
    降壓-升壓,Ćuk* (VIN – VO)/L/Ma/T
    SEPIC* (VIN + VO)/L/Ma/T
    反激式** (VIN + VO /NSP)/L/Ma/T
    正激式**VIN × NSP2 /L/Ma/T
    *對于兩個單獨的電感,L=L1×L2/(L1+L2)
    **NSP是次級與初級的匝數比

    降壓轉換器示例

    在圖5中,我們將Fv反饋環路與iL反饋環路并聯。我們也可以將Fv反饋環路作為iL反饋環路的內部環路。圖6顯示了包含附加的Gic(s)級的完整降壓轉換器模型。


    圖6.經過改進的降壓轉換器平均模型的框圖

    控制至輸出傳遞函數Gvc (s)為



    電流環路增益Ti (s)和電壓環路增益Tv (s)可以通過以下公式計算得出:







    其中:



    在圖7中,基于新電流模式模型計算得出的環路增益與SIMPLIS結果一致。在這個示例中,VIN = 12 V,VOUT = 6 V,IOUT = 3 A,L = 10 μH,COUT = 100 μF,fSW = 500 kHz。


    圖7.MathCAD結果與SIMPLIS結果(fSW = 500 kHz)的對比

    采用LTspice的4端口模型

    基于圖5所示的經過改進的平均模型構建了一個4端口模型。在閉環操作中,這個4端口模型可以使用標準的電路分析程序(例如免費的LTspice)來分析PWM拓撲,以確定DC和小信號特征。

    圖8顯示了使用LTspice對各種拓撲實施模擬的模擬原理圖,對每種拓撲都使用相同的模型。圖中未顯示反饋電阻分壓器、誤差放大器和補償元件。要對真實的DC-DC轉換器模型使用此模型,應將誤差放大器的輸出連接至VC引腳。


    圖8.使用LTspice模型來模擬多種拓撲:(a)降壓,(b)升壓,(c) SEPIC,(d) Ćuk和(e)反激式。

    關于圖8所示的各種LTspice行為電壓源指令,請參見表2。E1表示開關開啟時加在電感上的電壓,E2表示開關關閉時加在電感上的電壓,V3表示斜坡補償幅度,Ei表示電感電流。

    表2.圖8所示的電路的LTspice行為電壓源指令
    拓撲結構E1E2V3Ei
    BuckV(IN) – V(OUT)V(OUT)Ma/fswi(L)
    降壓
    升壓V(IN)V(OUT) – V(IN)Ma/fswi(L)
    SEPICV(SW) – V(SWB) + V(IN)V(OUT) + V(SW)  – V(SWB)Ma/fswi(L1) + i(L2)
    – V(IN)
     V(SW) – V(SWB)  +V(OUT) + V(SW)  – V(SWB)Ma/fswi(L1) + i(L2)
    ĆukV(OUT) + V(IN)– V(IN)
    反激式V(IN)V(OUT)/NspMa/fswi(L)

    圖9顯示了采用2個獨立電感的SEPIC轉換器的模擬結果,該結果與一半開關頻率時的SIMPLIS結果匹配。在這個示例中:VIN = 20 V,VOUT = 12 V,IOUT = 3 A,L = 4.7 μH,COUT = 120 μF,C1 = 10 μF,fSW = 300 kHz。


    圖9.SEPIC轉換器的LTspice模擬結果和SIMPLIS模擬結果(fSW = 300 kHz)對比


    圖10.LT3580 LTspice模型


    圖11.波特圖(fSW = 2 MHz)


    圖12.使用LT8714的4象限控制器LTspice模型

    新模型的測試驗證

    圖11所示的新LTspice模型針對以前傳統模型不支持的拓撲進行了測試驗證,包括Ćuk、4象限和4開關降壓-升壓拓撲。

    在測試臺上驗證Ćuk控制器模型

    LT3580是一款包含內部2 A、42 V開關的PWM DC-DC轉換器。LT3580可以配置為升壓、SEPIC或Ćuk轉換器,其AC模型適用于所有這些拓撲。圖10顯示了一個Ćuk轉換器,其中,fSW = 2 MHz,VOUT = –5 V。圖11比較LTspice模擬波特圖和實際測試結果,在一半開關頻率范圍內,它們非常一致。

    在測試臺上驗證4象限控制器模型

    LT8714是一款專為4象限輸出轉換器設計的同步PWM DC-DC控制器。輸出電壓通過吸電流和灌電流輸出功能,不受干擾地轉換通過0V。配置用于新的4象限拓撲時,LT8714非常適合用于調節正、負或0V輸出。應用包括:4象限電源、高功率雙向電流源、有源負載,以及高功率、低頻信號放大。

    基于CONTROL引腳電壓,輸出電壓可能為正,也可能為負。在圖12所示的示例中,當引腳電壓為0.1 V時,輸出電壓為–5 V,當引腳電壓為1 V時,輸出電壓為5 V,VIN為12 V,開關頻率為200 kHz。

    圖13比較通過LTspice模擬得出的波特圖和實際測試得出的圖——在開關頻率的一半范圍內,它們的結果非常一致?刂齐妷(CONTROL)為1 V,這使得VOUT (OUT)為5 V。


    圖13.波特圖(fSW = 200 kHz)


    圖14.波特圖(fSW = 200 kHz)


    圖15.LT8390 LTspice模型

    圖14比較通過LTspice模擬得出的波特圖和實際測試得出的結果——在開關頻率的一半范圍內,它們的結果非常一致?刂齐妷(CONTROL)為0.1 V,這使得VOUT (OUT)為-5 V。

    在測試臺上驗證4開關降壓-升壓模型

    LT8390是一款同步4開關降壓-升壓DC-DC控制器,可根據高于、低于或等于輸出電壓的輸入電壓調節輸出電壓(和輸入或輸出電流)。專有的峰值-降壓/峰值-升壓電流模式控制方案支持可調節的固定頻率運行方式。

    LT8390 LTspice AC模型通過監測輸入和輸出電壓,自動從四種運行模式中選擇一種:降壓、峰值-降壓、峰值-升壓和升壓。圖15顯示LT8390示例電路。圖16和圖17分別顯示降壓和升壓模式的LTspice模擬結果和實際測試結果。在開關頻率的一半范圍內,兩條曲線非常一致。


    圖16.波特圖(fSW = 150 kHz)。VIN = 20 V,VOUT = 12 V,IOUT = 5 A


    圖17.波特圖(fSW = 150 kHz)。VIN = 8 V,VOUT = 12 V,IOUT = 5 A

    總結

    通過建立這個電流模式控制模型,既可以提供樣本數據模型的準確性,也可以提供4端口開關模型的簡潔性和通用性。本文展示一個統一的LTspice模型,在一半開關頻率內,該模型保持準確,適用于降壓、升壓、降壓-升壓、SEPIC、Ćuk、反激式和正激式拓撲。將LTspice模擬結果與實際測試結果比對,以進行驗證。在連續導通模式下設計電流模式轉換器時,此模型適用于分析環路。

    作者簡介

    Wei Gu是電源產品應用總監。他于2006年加入ADI公司(以前為凌力爾特)。他獲得了浙江大學頒發的電氣工程學士學位,以及中佛羅里達大學頒發的電氣工程博士學位。

    本文地址:http://www.portaltwn.com/thread-783275-1-1.html     【打印本頁】

    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或網友發布,目的在于傳遞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我們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第一時間更正或刪除。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發表評論 登錄 | 立即注冊

    廠商推薦

    • Microchip視頻專區
    • 想要避免發生災難,就用MPLAB SiC電源仿真器!
    • 你仿真過嗎?使用免費的MPLAB Mindi模擬仿真器降低設計風險
    • 利用模擬開發工具生態系統進行安全電路設計
    • 更佳設計的解決方案——Microchip模擬開發生態系統
    • 貿澤電子(Mouser)專區

    相關在線工具

    相關視頻

    關于我們  -  服務條款  -  使用指南  -  站點地圖  -  友情鏈接  -  聯系我們
    電子工程網 © 版權所有   京ICP備16069177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图片区_国产成人亚洲精品_亚洲Va欧美va国产综合888_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五月天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