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 id="fnfpo"><source id="fnfpo"></source></var>
<rp id="fnfpo"></rp>

<em id="fnfpo"><object id="fnfpo"><input id="fnfpo"></input></object></em>
<em id="fnfpo"><acronym id="fnfpo"></acronym></em>
  • <th id="fnfpo"><track id="fnfpo"></track></th>
  • <progress id="fnfpo"><track id="fnfpo"></track></progress>
  • <tbody id="fnfpo"><pre id="fnfpo"></pre></tbody>

  • x
    x
    查看: 1864|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提問] 技術落后、市場下滑,韓國半導體大敗退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25-3-10 13:11:3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據韓國媒體ZDNet Korea 2月24日報道稱,三星電子近期已與中國存儲芯片廠商簽署了開發堆疊400多層NAND Flash所需的“混合鍵合”(Hybrid Bonding)技術的專利許可協議,以便從其第10代(V10)NAND Flash產品(430層)開始使用該專利技術來進行制造。

    除了三星,ZDNET Korea還強調,韓國另一大存儲芯片巨頭SK海力士的下一代NAND閃存芯片的核心專利,也需要依賴中國,預計SK海力士也將與中國存儲芯片廠商簽署專利協議。


    業內人士指出,目前掌握3D NAND混合鍵合關鍵專利的公司主要來自美國和中國,而三星、SK海力士等韓國半導體企業幾乎無法繞開中國半導體企業的專利布局。


    與此同時,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的最新數據顯示,三星電子正面臨DRAM和NAND閃存盈利能力下滑的困境,業績表現欠佳。多重因素疊加,使得三星不得不正視自身在專利方面的局限性,并與中國半導體企業達成合作,以提升其存儲板塊的競爭力。

    隨著中國半導體企業的崛起,韓國多家半導體企業已經在專利布局上落入下風。集微咨詢發布的《2024年中國大陸半導體制造企業專利實力榜單》顯示,中芯國際、長鑫存儲、長江存儲、華虹宏力等企業名列前茅。在國際視野榜單中,長鑫存儲和長江存儲分別位列第一、第二位,其多元專利布局體現出積極參與國際行業進步的戰略眼光。


    知識產權法律公司Mathys&squire的最新報告也顯示,2023-2024年中國專利申請數量猛增42%,從32840件增至46591件,同比增長42%,在所有地區中增長最為強勁,超過包括韓國在內的其他地區。這表明中國半導體行業在中美技術競爭的背景下展現出強大韌性。


    面對增長困境,韓國半導體行業也在反思。據韓聯社23日報道,韓國科技評估與規劃研究院(KISTEP)發布的一份調查顯示,韓國在大多數半導體技術領域已被中國趕超。例如,在高集成度、低阻抗存儲技術方面,韓國得分為90.9%,低于中國的94.1%;在高性能、低功耗AI半導體領域,韓國得分為84.1%,落后于中國的88.3%。此外,在功率半導體和新一代高性能傳感技術方面,韓國也均落后于中國。


    與此同時,韓國半導體行業的“最后防線”——HBM板塊也面臨來自中美的壓力。美光目前已向英偉達的AI芯片供應8層HBM3E芯片,盡管其市場份額仍遠低于12層HBM3E芯片的領導者SK海力士,但領先于三星電子的HBM產品和市場進度。近日還有消息指出,美光即將開始量產其12層堆棧的HBM,并將其供應給英偉達。然而,美光在趕超了三星電子之后,如今還正努力在今年晚些時候幾乎與SK海力士同步量產16層HBM3E。

    值得注意的是,3月6日美光突然宣布關鍵人事任命,其中臺積電前董事長劉德音加入董事會備受關注。業內人士分析,劉德音豐厚的履歷能夠在芯片制造、海外建廠、AI技術與市場判斷等方面給予美光強援。近兩年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復雜環境,美光頹勢不斷顯現,不僅在先進制程上與臺積電等差距不斷拉大,更是在印度、墨西哥等地海外建廠上面臨地緣政治的風險,劉德音在技術革新與風控方面是業內的頂尖專家,然而在美光如此內外交困的背景下加盟能否力挽狂瀾,仍有待時間的檢驗。

    國內方面,專家指出,中國Deepseek的出現也將對韓國HBM產業構成重大沖擊。Deepseek證明,AI模型可以在較低規格的HBM支持下實現高性能。如果越來越多的AI企業效仿Deepseek,采用低成本、低規格芯片來實現高性能AI模型,韓國高端HBM的市場需求將受到更嚴重的沖擊。中國企業盡管在HBM領域依然落后韓國企業,但正加速追趕,試圖在HBM等高附加值領域實現突破。此外,中國企業在AI芯片設計、封裝測試等領域的進步,也為HBM的國產化奠定了基礎。


    韓國半導體企業在復雜的局勢下,正面臨著技術趕超和市場競爭力上的雙重壓力。而這對于中國半導體行業而言是一個重大的機遇,盡管美國政府在半導體領域施加了全方位的壓力,但憑借自身的技術積累和突破,中國企業或將能捕捉更多機會。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于我們  -  服務條款  -  使用指南  -  站點地圖  -  友情鏈接  -  聯系我們
    電子工程網 © 版權所有   京ICP備16069177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图片区_国产成人亚洲精品_亚洲Va欧美va国产综合888_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五月天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