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 id="fnfpo"><source id="fnfpo"></source></var>
<rp id="fnfpo"></rp>

<em id="fnfpo"><object id="fnfpo"><input id="fnfpo"></input></object></em>
<em id="fnfpo"><acronym id="fnfpo"></acronym></em>
  • <th id="fnfpo"><track id="fnfpo"></track></th>
  • <progress id="fnfpo"><track id="fnfpo"></track></progress>
  • <tbody id="fnfpo"><pre id="fnfpo"></pre></tbody>

  • Meta Platforms計劃Q4推出自研AI ASIC芯片MTIA T-V1

    發布時間:2025-6-18 09:11    發布者:eechina
    關鍵詞: Meta , AI , ASIC , MTIA
    全球科技巨頭Meta Platforms(原Facebook)今日宣布,其與博通(Broadcom)聯合開發的下一代AI專用集成電路(ASIC)芯片MTIA T-V1已進入量產倒計時,預計最早于2025年第四季度正式推出。該芯片采用高規格36層PCB主板與混合冷卻技術,規格被業界認為將超越英偉達下一代AI GPU“Rubin”,標志著Meta在AI硬件自研領域邁出關鍵一步。

    技術突破:高密度計算與能效比雙提升

    據供應鏈消息,MTIA T-V1基于臺積電先進制程打造,集成多項創新技術:

    混合冷卻架構:采用液冷與空冷結合的散熱方案,支持高功率密度運行,滿足數據中心大規模部署需求。
    高帶寬內存與互連:內存帶寬較前代提升一倍以上,支持多芯片互連,可擴展至128GB HBM3e內存,峰值帶寬達3.7TB/s(接近英偉達H100水平)。
    低延遲推理優化:針對Meta內容推薦、廣告排名等核心AI工作負載進行深度優化,延遲較GPU降低30%-40%。

    分析師指出,MTIA T-V1的能效比(每瓦性能)較英偉達Rubin GPU提升約20%,尤其在處理中低復雜度AI模型時優勢顯著。Meta基礎設施副總裁Santosh Janardhan表示:“MTIA T-V1是Meta定制化AI硬件戰略的核心,它將與GPU形成互補,為不同工作負載提供最佳解決方案!

    量產計劃:2025年底至2026年出貨百萬級

    Meta計劃在2025年底至2026年間分階段推出多款MTIA系列芯片:

    2025年Q4:MTIA T-V1量產,由Celestica、Quanta等廠商負責組裝,預計出貨量達30萬至40萬片。
    2026年中期:推出MTIA T-V1.5,芯片面積翻倍,計算密度接近英偉達GB200系統,出貨量目標提升至50萬至80萬片。
    2027年:發布MTIA T-V2,采用更大規模CoWoS封裝與170KW高功率機架設計,劍指萬億參數模型訓練。

    供應鏈調研顯示,Meta已與臺積電簽訂長期產能協議,但受CoWoS封裝產能限制(2025年僅30萬至40萬片),實際出貨量可能低于目標。此外,大尺寸CoWoS封裝技術挑戰與系統調試周期(需6-9個月)亦增加不確定性。

    市場影響:ASIC陣營崛起,英偉達護城河受挑戰

    隨著Meta、谷歌、亞馬遜等云服務商加速自研ASIC芯片,AI服務器市場格局正發生深刻變化:

    出貨量對比:2025年,谷歌TPU出貨量預計達150萬至200萬片,亞馬遜AWS Trainium 2約140萬至150萬片,而英偉達AI GPU供應量為500萬至600萬片。ASIC陣營合計出貨量已達英偉達的40%-60%。
    成本優勢:ASIC芯片在特定工作負載下能效比顯著高于GPU,長期來看可降低云服務商的運營成本。以Meta為例,其數據中心AI算力成本有望通過MTIA系列芯片降低25%-30%。
    生態挑戰:英偉達憑借CUDA生態系統與NVLink互連技術仍占據主導地位,但Meta已通過PyTorch深度集成與開放硬件設計吸引開發者。

    行業展望:AI芯片競爭進入“定制化”時代

    Meta的MTIA項目是科技巨頭“去英偉達化”浪潮的縮影。谷歌、亞馬遜、微軟等企業均已推出自研AI芯片,并通過開源軟件與硬件協同設計構建生態壁壘。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預測,到2026年,ASIC在AI服務器市場的價值占比將從目前的8%-11%提升至20%-25%,出貨量有望超越英偉達GPU。
    本文地址:http://www.portaltwn.com/thread-888960-1-1.html     【打印本頁】

    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或網友發布,目的在于傳遞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我們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第一時間更正或刪除。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發表評論 登錄 | 立即注冊

    廠商推薦

    • Microchip視頻專區
    • Cortex-M4外設 —— TC&TCC結合事件系統&DMA優化任務培訓教程
    • 想要避免發生災難,就用MPLAB SiC電源仿真器!
    • 更佳設計的解決方案——Microchip模擬開發生態系統
    • 你仿真過嗎?使用免費的MPLAB Mindi模擬仿真器降低設計風險
    • 貿澤電子(Mouser)專區

    相關視頻

    關于我們  -  服務條款  -  使用指南  -  站點地圖  -  友情鏈接  -  聯系我們
    電子工程網 © 版權所有   京ICP備16069177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图片区_国产成人亚洲精品_亚洲Va欧美va国产综合888_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五月天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