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 id="fnfpo"><source id="fnfpo"></source></var>
<rp id="fnfpo"></rp>

<em id="fnfpo"><object id="fnfpo"><input id="fnfpo"></input></object></em>
<em id="fnfpo"><acronym id="fnfpo"></acronym></em>
  • <th id="fnfpo"><track id="fnfpo"></track></th>
  • <progress id="fnfpo"><track id="fnfpo"></track></progress>
  • <tbody id="fnfpo"><pre id="fnfpo"></pre></tbody>

  • x
    x

    中國科學院在新型氮化鎵基光電器件領域取得進展

    發布時間:2023-10-7 14:58    發布者:eechina
    關鍵詞: 中國科學院 , 氮化鎵 , 光電器件
    據中國科學院消息,在前期納米柱相關研究工作的基礎上(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2023, 966: 171498;Optics Express, 2023, 31: 8128;Nano Energy 2022, 100: 107437),最近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所陸書龍團隊成功研發了一種基于GaN基納米柱/石墨烯異質結的人工突觸器件。

    GaN基納米柱具有表面體積比大、穩定性高和能帶連續可調等優勢,但是其能否作為一種理想材料制備人工突觸器件,用于低功耗地模擬生物突觸特性,是值得研究的問題。

    實驗證明,在光刺激下該器件能夠有效模擬神經突觸特性,包括記憶特性、動態的“學習-遺忘”特性和光強依賴特性,可以實現從短期記憶(STM)到長期記憶特性(LTM)的轉變(圖1)。



    上述研究成果以Realize low-power artificial photonic synapse based on (Al,Ga)N nanowire/graphene heterojunction for neuromorphic computing為題發表于APL Photonics,第一作者是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所博士生周敏。

    在上述納米柱陣列的基礎上,該團隊提取了單根GaN納米柱,實現了人工突觸器件的制備,并與器件電導性能相結合,構建神經網絡模擬對數字圖像的識別,識別準確率可在30個訓練周期后高達 93%(圖2)。由于單根GaN納米柱的體積極小,單次脈沖能耗可低至 2.72×10-12 J,這有助于研發低功耗的神經網絡計算系統。相關研究成果以Light-stimulated low-power artificial synapse based on a single GaN nanowire for neuromorphic computing為題發表于Photonics Research,共同第一作者是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所博士生周敏和副研究員趙宇坤。


    本文地址:http://www.portaltwn.com/thread-842467-1-1.html     【打印本頁】

    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或網友發布,目的在于傳遞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我們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第一時間更正或刪除。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發表評論 登錄 | 立即注冊

    廠商推薦

    • Microchip視頻專區
    • EtherCAT®和Microchip LAN925x從站控制器介紹培訓教程
    • MPLAB®模擬設計器——在線電源解決方案,加速設計
    • 讓您的模擬設計靈感,化為觸手可及的現實
    • 深度體驗Microchip自動輔助駕駛應用方案——2025巡展開啟報名!
    • 貿澤電子(Mouser)專區
    關于我們  -  服務條款  -  使用指南  -  站點地圖  -  友情鏈接  -  聯系我們
    電子工程網 © 版權所有   京ICP備16069177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图片区_国产成人亚洲精品_亚洲Va欧美va国产综合888_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五月天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