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 id="fnfpo"><source id="fnfpo"></source></var>
<rp id="fnfpo"></rp>

<em id="fnfpo"><object id="fnfpo"><input id="fnfpo"></input></object></em>
<em id="fnfpo"><acronym id="fnfpo"></acronym></em>
  • <th id="fnfpo"><track id="fnfpo"></track></th>
  • <progress id="fnfpo"><track id="fnfpo"></track></progress>
  • <tbody id="fnfpo"><pre id="fnfpo"></pre></tbody>

  • x
    x

    汽車顯示屏——第2部分:TFT LCD、OLED和micro-LED顯示屏電源技術

    發布時間:2025-4-24 17:59    發布者:eechina
    關鍵詞: 汽車顯示屏 , 顯示屏電源
    作者:白玉杰,ADI公司高級應用工程師

    摘要

    在汽車顯示系統領域,TFT LCD顯示屏目前是車載顯示面板的主流選擇。與此同時,OLED和micro-LED顯示屏也逐漸吸引了市場的廣泛關注。為了適應不同的顯示技術,我們需要開發相應的電源技術。TFT LCD顯示屏通常使用側光式背光和直下式背光。為了提高顯示性能,業界開發了基于mini-LED的直下式背光的局部調光技術。OLED顯示屏在智能手機中更為常見,而面向汽車的OLED和mirco-LED顯示屏仍在開發中。本文全面介紹了汽車顯示系統及電源技術。

    簡介

    隨著汽車電氣化的推進,消費者希望汽車在安全性、便利性、娛樂體驗、生產力、舒適性和可持續性等方面實現全面提升。為了滿足這一需求,OEM和一級供應商需要尋找新的解決方案。然而,隨著車載硬件的不斷增加,功耗問題也日益凸顯。在設計的初期階段就充分考慮電源管理功能,成為了解決這一難題的關鍵。對此,本文將深入探討汽車顯示系統的電源技術。

    汽車顯示系統

    圖1為一個簡化的汽車顯示系統,其中包括主機、顯示面板以及屏蔽雙絞線(STP)或同軸電纜。其中,汽車主機,常被稱為信息娛樂系統,是車輛中音頻、娛樂、導航和連接功能的中心控制樞紐。在現代汽車中,先進的人機交互界面已成為標配,如準確的語音識別、反應迅速且觸感流暢的觸摸屏,以及復雜多變的手勢控制等。

    在顯示面板內部,時序控制器(TCON)充當視頻或圖像流與顯示模式之間的橋梁。信息娛樂系統與TCON之間的高效連接,依賴于一對串行器(SER)和解串器(DES)芯片,支持通過長達10米的屏蔽STP或15米同軸電纜進行高速芯片間通信。對于45英寸到60英寸、7680 × 2160像素的全座艙寬度顯示屏,數據傳輸速度需要達到28 Gbps。


    圖1.ADI公司的千兆多媒體串行鏈路(GMSL™)解決方案是一種性價比高、結構簡單且可擴展的SERDES技術。

    汽車TFT-LCD顯示屏電源架構

    圖2為TFT-LCD顯示面板示例。整個顯示面板系統由TCON、微控制器(MCU)、LED面板(背光)和TFT偏置PMIC組成。


    圖2.LCD顯示系統功能框圖。

    背光

    背光電源技術可分為兩種常見類型:側光式和直下式,如圖3所示。側光式背光是傳統的背光供電方法,它將LED布置在顯示面板的邊緣。通常,側光式背光使用四到八個LED燈串?刂芁ED燈串亮度的方法稱為全局調光,即調整整個背光或特定LED燈串的亮度。如圖4所示,LED燈串由升壓轉換器供電。調光功能可由外部PWM或內部18位寄存器T_ON執行。MAX25512還支持混合調光,即綜合采用模擬調光和PWM調光。在200 Hz調光頻率下,調光比為16,667:1。采用混合調光時,調光比可翻倍至33,333:1。


    圖3.背光電源技術:側光式和直下式。

    如圖3所示,mini-LED以矩陣形式均勻分布,位于LCD面板的正下方。每個mini-LED的亮度均可獨立動態調節,以適應圖像內容的變化。這種調光方法稱為局部調光,能夠大大提高對比度。與側光式顯示屏相比,直下式背光的功耗較低。當顯示圖像中的深色內容時,直下式背光可以關閉深色圖像分區的LED,同時還能減輕顯示深色內容圖像時的漏光現象。

    對于側光式背光,顯示屏尺寸、分辨率和亮度取決于LED燈串數量和每串的LED數量。而對于直下式背光,則通過LED分區控制實現對顯示面板的大尺寸、高分辨率和高對比度需求。圖5為兩個LED并聯后串聯一個LED的配置(1S2P)。背光驅動和光學要求共同決定了LED配置,例如1S2P或2S1P。其中,VLED用于提供LED正向電壓,而VSINK是維持LED所需恒定電流的電壓。


    圖4.MAX25512背光驅動器。


    圖5.1S2P LED分區。

    圖6為兩種不同類型的局部調光LED驅動器。矩陣LED驅動器采用分時復用技術。如圖6a所示,四個LED共享一個電流源,并通過四個PMOS進行控制。直驅LED驅動器中的LED由同一VLED和單獨的電流源供電,如圖6b所示。相比矩陣LED驅動器,直驅LED驅動器具有更高的電流驅動能力。驅動相同數量的LED時,矩陣LED驅動器的使用數量通常少于直驅LED驅動器。


    圖6.局部調光LED驅動器:(a)矩陣LED驅動器,(b)直接驅動LED驅動器。

    MAX2550x是一款集成PMOS的矩陣LED驅動器,VLED工作電壓可達14 V。因此能夠支持單個分區中最多串聯四個LED (4S1P)。內部PMOS優化了電流環路,從而改善了EMI性能并消除了鬼影。此外,得益于PMOS的內部控制,系統復雜性和尺寸也得以減小。

    MAX2550x還具備反饋控制功能。隨著結溫升高,LED的正向電壓呈現單調下降趨勢。如果VLED在整個工作溫度范圍內變化不定,VSINK電壓將升高,這會導致功耗提高,溫度低于85℃時這種狀況尤為突出。反饋控制功能通過調整VLED來優化VSINK電壓。理想情況下,VLED是LED正向電壓與VSINK的和。如圖7所示,當VSINK電壓較低時,MAX2550x背光驅動器中的FB會吸收電流IFB并提高VLED。


    圖7.MAX2550x與MAX25660/MAX20048的反饋控制配置。

    矩陣LED驅動器MAX2550x和直接驅動LED驅動器MAX21610均配備了點校正功能。LED點校準是針對LED背光顯示屏的逐像素校正技術,會校準各個LED輸出,以確保輸出相同的亮度。為了實現顯示色彩和亮度的一致性,MAX2550x有兩種方法來設置各LED電流:每個LED分區均可通過獨立的5位電流設置和17位PWM設置進行調整。5位電流設置可用于校準每個LED的亮度。當所有LED分區的亮度設置均相同時,17位PWM設置可通過全局設置實現統一調節。

    此外,MAX2550x能夠實現信號裝置功能,通過增強發光符號亮度指示故障或系統運行狀態,例如低油量/電量。采用特定的電流設置和PWM設置,MAX2550x的峰值電流還可以借助SCALE_SEL寄存器進一步配置。

    TFT偏置

    對于6英寸以上且分辨率較高的顯示面板,需要為TFT偏置提供外部電源電路。對于較小的顯示面板,電源電路則直接集成在玻璃中。通常,電源電壓為3.3 V和5 V。此外,5 V供電軌因其更高的可靠性,廣泛應用于汽車顯示面板中。

    如圖8所示,集成TFT電源電路(MAX25221)利用升壓轉換器提供的AVDD和NAVDD,為源驅動器(也稱為列驅動器)供電。柵極驅動器(也稱為行驅動器)由兩個獨立電荷泵產生的VGH和VGL供電。此外,該電路還集成了VCOM和VCOM溫度補償。

    列驅動器、行驅動器、VCOM的目標電壓和電源開/關序列均可通過編程設置,并存儲在非易失性存儲器中。這一功能確保了TFT LCD的參考背板電壓能夠針對不同面板進行調整,從而有助于降低顯示像差并提高系統穩健性。


    圖8.集成VCOM的TFT偏置電源。

    OLED/Micro-LED驅動器

    OLED/micro-LED與LCD顯示屏相比,電源電路類似,包括TFT偏置PMIC和OLED/micro-LED電源。目前,消費電子領域的OLED顯示屏技術日漸成熟。為OLED顯示屏供電的PMIC通常使用5 V額定電壓,既將TFT偏置電源和OLED/micro-LED電源結合在一起,還集成了兩個升壓轉換器和一個反向降壓-升壓轉換器。適用于汽車OLED/micro-LED顯示屏的電源PMIC仍在開發中。相比消費電子產品,汽車OLED/micro-LED顯示屏的尺寸更大,因此所需的電源電流也更高。此外,TFT偏置PMIC可能需要能夠提供參考電壓。

    結論

    OLED和micro-LED等新型顯示技術的出現,正推動顯示技術飛速發展。為了實現最佳性能,這些新型顯示系統需要更先進的像素驅動器和TFT偏置PMIC。得益于TFT PMIC在效率、性能、智能化和散熱方面的不斷提升,LED驅動器將能夠更好地滿足新型顯示技術的需求。

    作者簡介

    白玉杰是ADI公司的高級應用工程師,負責汽車電源產品的支持和應用。他于2020年加入Maxim Integrated(現為ADI公司的一部分),擁有美國邁阿密大學(俄亥俄州)電氣工程碩士學位。

    本文地址:http://www.portaltwn.com/thread-886396-1-1.html     【打印本頁】

    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或網友發布,目的在于傳遞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我們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第一時間更正或刪除。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發表評論 登錄 | 立即注冊

    廠商推薦

    • Microchip視頻專區
    • Cortex-M4外設 —— TC&TCC結合事件系統&DMA優化任務培訓教程
    • 我們是Microchip
    • 想要避免發生災難,就用MPLAB SiC電源仿真器!
    • 更佳設計的解決方案——Microchip模擬開發生態系統
    • 貿澤電子(Mouser)專區
    關于我們  -  服務條款  -  使用指南  -  站點地圖  -  友情鏈接  -  聯系我們
    電子工程網 © 版權所有   京ICP備16069177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图片区_国产成人亚洲精品_亚洲Va欧美va国产综合888_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五月天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