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 id="fnfpo"><source id="fnfpo"></source></var>
<rp id="fnfpo"></rp>

<em id="fnfpo"><object id="fnfpo"><input id="fnfpo"></input></object></em>
<em id="fnfpo"><acronym id="fnfpo"></acronym></em>
  • <th id="fnfpo"><track id="fnfpo"></track></th>
  • <progress id="fnfpo"><track id="fnfpo"></track></progress>
  • <tbody id="fnfpo"><pre id="fnfpo"></pre></tbody>

  • x
    x

    ameya360:2023年十大科技產業脈動晶圓代工、內存、閃存有何趨勢?

    發布時間:2022-10-12 09:28    發布者:Ameya360
    關鍵詞: 晶圓代工 , 內存 , 閃存 , ameya360
      純晶圓代工廠制程由16nm開始從平面式晶體管結構(Planar Transistor)進入FinFET世代,發展至7nm制程導入EUV微影技術后,FinFET結構自3nm開始面臨物理極限。先進制程兩大龍頭自此出現分歧,TSMC延續FinFET結構于2022下半年量產3奈米產品,預計2023上半年正式產出問世,并逐季提升量產規模,2023年產品包含PC CPU及智能手機SoC等;而Samsung由3nm開始導入基于GAAFET的MBCFET架構(Multi-Bridge Channel Field-Effect Transistor),于2022年正式量產,初代產品為加密貨幣挖礦芯片,2023年將致力于第二代3nm制程,目標量產智能手機SoC。兩者3nm量產初期皆仍集中在對提高效能、降低功耗、縮小芯片面積等有較高要求的高效能運算和智能型手機平臺。

      成熟制程如28nm及以上方面,晶圓代工業者聚焦特殊制程多角化發展,由邏輯制程衍伸出包括HV(High Voltage)、Analog、Mix-signal、eNVM、BCD、RF等技術平臺,用以專業化生產智能手機、消費性電子、高效能運算、車用、工業控制等領域所需周邊IC,如電源管理IC、驅動IC、微控制器(MCU)、RF(Radio Frequency)等,在5G通訊、高效能運算、新能源車與車用電子等半導體特殊元件消耗增加趨勢下,亟需仰賴多元特殊制程支持,使其更專精于達到各領域所需之特殊用途。

      DRAM存儲器新世代逐漸成形,NAND Flash加速200層以上技術發展

      DRAM方面,伴隨疫情帶動企業數位轉型加速,除了服務器出貨更聚焦于數據中心外,也讓新型態的存儲器模塊開始聚攏,其中尤以CXL規范的模塊為主。由于服務器系統的插槽數量有限,因此透過CXL的采用使整機高速運算時能夠避開該限制,增加可支援系統運用的DRAM數量。2023年server CPU如Intel Sapphire Rapids與AMD Genoa不但將支援CXL 1.0,以及DRAM模塊將采用DDR5,再者,為了使AI與ML(Machine Learning)的運算有效運行,部分server GPU也將導入新一代的HBM3規格,因此在存儲器廠商與多家主芯片提供者的規劃下,新一代存儲器世代已經逐漸形成,期望在2023年陸續斬獲市場。

      NAND Flash方面,2023年堆棧層數加速,預計將有四家供應商邁向200層以上技術,甚至部分廠商也將量產PLC(Penta Level Cell),期望在單位成長進一步優化下,有機會取代HDD在服務器上的應用。在SSD傳輸界面上,2023年隨著Intel Sapphire Rapids及AMD Genoa的量產,enterprise SSD界面將進一步提升至PCIe 5.0,而傳輸速度更可達32GT/s,用以AI/ML等高速運算需求,也有助于enterprise SSD平均搭載容量的快速提升。

      深耕車用IC設計為趨勢,第三類半導體則嶄露頭角

      全球汽車產業朝C-A-S-E趨勢前進,帶動車用半導體強勁需求,車用半導體主要分為IDM與Fabless兩大類別。IDM身為傳統車用芯片供應商,在各類ECU的布局相當完整,并逐漸從傳統分散式架構演進為域控制器(Domain Control Unit,DCU)與區域控制器(Zone Control Unit,ZCU)架構;而Fabless則持續深耕車用高效能運算領域,發展車載資通訊系統與處理自駕運算的SoC。伴隨汽車功能復雜化,驅使ECU中的32-Bit MCU躍升為市場主流規格,2023年其滲透率將超過60%,產值達74億美元,并將朝向28nm(含)以下制程發展。此外,自駕車需具備高效能運算AI SoC,持續朝5nm(含)以下先進制程開發、算力將達到1,000 TOPS邁進,與MCU等芯片共同加速全球汽車產業升級。

    本文地址:http://www.portaltwn.com/thread-802888-1-1.html     【打印本頁】

    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或網友發布,目的在于傳遞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我們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第一時間更正或刪除。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發表評論 登錄 | 立即注冊

    廠商推薦

    • Microchip視頻專區
    • EtherCAT®和Microchip LAN925x從站控制器介紹培訓教程
    • MPLAB®模擬設計器——在線電源解決方案,加速設計
    • 讓您的模擬設計靈感,化為觸手可及的現實
    • 深度體驗Microchip自動輔助駕駛應用方案——2025巡展開啟報名!
    • 貿澤電子(Mouser)專區

    相關視頻

    關于我們  -  服務條款  -  使用指南  -  站點地圖  -  友情鏈接  -  聯系我們
    電子工程網 © 版權所有   京ICP備16069177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图片区_国产成人亚洲精品_亚洲Va欧美va国产综合888_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五月天婷